|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如何玩转互联网营销?这是一个热闹的时代,以前我们要是发现哪个地方发生了杀人、放火可能会让人们谈论一个月,但是现在再大的事故也不会在人们的脑海中超过一个星期,这是一件可怕的事实,人人都喜欢猎奇,注意力极度涣散,以后最大的营销成本就是让别人注意到你,能够让人谈论。 记得在五月份的时候,人民刊登了四个整版的特别广告:偌大的报纸版面,除了一个微信二维码之外,其余空空如也。据估计,此次广告投放费用在百万元。差不多在同一个时间,分众传媒拿出2000万现金红包,赤裸裸“购买”用户。 不管是花钱登二维码广告还是发钱买用户,都是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思维。为什么他们愿意这样来做,现代品牌之于用户的关系,已经从“影响”转为“争夺”,互联网上面有句话比如的好:中国的市场营销已经进入“人贩子时代”,决定企业营销的成败关键因素已然变成了用户。就拿在人民网刊登微信二维码的广告来说,他们应该也知道没有几个人真的去扫这个,但是却可以借助微信的势头达到传播的效果。因为现在的信息传播的载体不再是一些传统媒体和电视等硬板广告,而是用户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媒体,只有他们愿意关注谈论你,你的广告就是成功。
传统的商业市场围绕“产品”构建,先有产品,再有顾客,产品承载价值、驱动交易,这是传承了千年的商业逻辑。
但在互联网时代,营销的世界就不是这样玩了,企业起码有90%的成本花在了营销上面,10%的成本转包给工厂代工。
在互联网时代不做广告营销,做什么? 企业想在互联网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懂得做用户营销,就是大企业大品牌也是一样,需要不断地制造出动静让用户能够看到、听到和感觉到。2015年发生的很多互联网事件都是与营销相关,看看下面这个清单就能领略一二: 1.汪峰求婚:明星与无人机广告,一场明摆的广告营销。 2.火热的辞职信:一封辞职信引发的病毒式营销。 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乐坏了品牌借势的文案,当时曾有借势文案阅读量高达170万!品牌传播影响力可想而知。 4.成龙的Duang,《我的洗头液》关键词爆火。 5.反手摸肚脐:一场“然并卵”成功的营销策划。 6.神州专车beatU广告,不管神州知不知道“怪蜀黍”,其app下载量翻番已是事实。 7.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蹭擦边球的营销品牌。 人家玩的就是借势营销术,不怕舆论,就怕没有谈论。
商业游戏的规则受信息传播规律直接影响 从“互联网思维”到“O2O”,再到“互联网+”,一个又一个概念走红背后,其实是传统企业转型时的恐慌与自救。
如何吸引到用户 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谈聚焦,对于企业营销来讲,就是要成为用户的焦点,需要吸引用户的目光。商业社会不断在转变的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在变化,人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变化。在我眼里,商业终究演绎的还是人与商品之间的关系,而广告则是在两者之间建立各种联系。既然企业需要找到精准的潜在用户进行有效营销,那么谁能掌握这些用户,谁就具备了价值。更进一步讲,谁掌握了用户的注意力,谁就具备了盈利能力。
用户需要有利、有趣、有料的信息 有利是多方面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刷微信送送红包这么耿直高效的手段(就是费钱),也有转发有礼,送话费等。时下的营销界言必称“社会化营销”,而在社会化营销中,微信自媒体和微博大V是主要的两大渠道。 微信自媒体主要以优质内容吸引用户订阅,而微博大V则主要是段子手发搞笑幽默段子吸引粉丝,两大阵营通过向用户免费提供有料或者有趣的内容聚集粉丝,通过吸引大量的粉丝注意力来进行品牌传播和产品销售。 有利、有趣、有料,这三大用户营销法则,从本质上来讲,均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给予他们愿意付出时间成本所取得的价值,也正是目前消费市场“用户驱动”背后的逻辑。 所以如果传统企业在做营销的过程中发现烧了很多钱却仍找不到精准的用户? 这就需要回顾下自己在营销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什么纰漏,很有可能是细节没做好! 企业的门头、logo、形象人物是否依然呆板、冰冷?企业的能否提供更多的优惠、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企业能否提供更令用户尖叫、惊喜的产品与用户体验? 未来几年,用户的争夺将愈加激烈,如果不重视用户、不想方设法优化获取用户所付出的成本,那么最终很有可能传统企业没办法玩好互联网,也就可能面临最终的失败。下面总结一些互联网营销的重点: 1.移动化逐渐成为营销的中心。 2.交易的透明化决定品牌口碑。 3.内容营销可以借势,但要保证质量和品牌形象。 4.品牌与消费者的线上互动成为新的运营模式。 5.社交化将是下一个”互联网”。 6.品牌更注重粉丝的经营。 7.用户数据驱动精准化、个性化营销。 8.用于数据挖掘,将出现更多精确的测量工具。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必须要拥抱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各种工具进行自我改造,学会适应并且掌握互联网。但是企业并非玩转互联网营销就一定能够成功,商业的本质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变,产品与服务才是企业的基石。虽然这是快餐时代,科技更新瞬息万变,但是企业只要把握住人与商品,紧跟互联网潮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